Appearance
CentOS7停更一周年
一年前的今天,CentOS 7 正式结束了生命周期(EOL),不再获得任何安全更新和官方支持。
这一年间,大量组件被曝出安全漏洞,而有趣的是,CentOS 7 上的部分组件因为版本过于陈旧,反而不受这些新漏洞的影响。
去年在《CentOS7最后的挣扎》中探讨了如何“续命”。今年,是时候将目光转向迁移了。
写在前面
一定要注意风险!迁移并非简单替换!
许多优秀的 CentOS 7 替代方案都提供了便捷的迁移工具。然而新系统并非与 CentOS 7 完全 1:1 兼容,依赖冲突、环境差异、配置变更等问题可能影响原有业务,甚至造成迁移后系统无法正常启动。因此,务必在迁移前进行完整备份,并在独立测试环境中充分评估和严格验证迁移方案。
无缝迁移首选--RHEL兼容方案
Rocky Linux 和 AlmaLinux 是目前成熟的两个与 RHEL 保持 1:1 的二进制兼容的社区发行版,均提供了迁移工具。
其命令、软件包、管理方式与 CentOS 几乎一致,迁移与学习成本最低,对各类硬件环境支持完善。
适用场景:直接替代 CentOS 7 的首选,适合追求稳定、长期支持的生产环境。
拥抱大厂--真正的企业级
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(RHEL),与其使用1:1兼容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源头呢?官方最顶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,可通过有数量限制的免费开发者订阅和付费的官方订阅获取。
适用场景:需要商业支持的生产力场景!
Oracle Linux 是 Oracle 公司基于 RHEL 源代码构建的企业级发行版,同样强调与 RHEL 的二进制兼容,并加入了双内核、热补丁更新、性能优化等 Oracle 特色高级功能,免费提供也支持商业订阅。
官方强调完全兼容,但依然有部分软件包版本存在差异,可能影响业务环境。并且可能产生对Oracle生态的依赖。
适用场景:对 Oracle 生态有依赖的生产环境。
拥抱多样性--看看RHEL以外的世界
Debian 是一个同样以稳定性著称的 Linux 社区发行版,完全的社区支持,无商业公司主导,组件版本较保守。
其软件包、管理方式与RHEL系统差异较大,更接近重新部署,与其说是迁移更像是全新适配。
适用场景:尝试 RHEL 系以外的稳定社区生态。
Ubuntu 是基于Debian,由商业公司主导的发行版,组件版本较新,对新硬件支持好,云原生和容器生态支持完善。
迁移成本类似Debian。
适用场景:更新潮的生态环境,生产环境务必使用长期支持(LTS)版本。
国产化--看看本土力量
以下三个上游社区发行版,增强了对国内硬件(鲲鹏、飞腾、龙芯等)和软件(国密、国产数据库等)生态的支持,均提供迁移工具。
Anolis OS 和 OpenCloudOS 分别是阿里和腾讯主导的 Linux 社区发行版。
Anolis 8 兼容 RHEL 8 生态,并提供了三种版本(4.18/4.19/5.10)的内核。
OpenCloudOS 8 同样兼容 RHEL 8 生态,但采用 5.4 内核。
新一代版本( Anolis 23 和 OpenCloudOS 9 )为独立社区发行版,与 RHEL 生态接近但不兼容,系统选型时务必注意。
适用场景:有国产化要求且需兼容RHEL生态的迁移之选。
openEuler 是华为主导的 Linux 社区发行版。
与 RHEL 生态接近但不兼容,政务环境常见的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V10是其重要商业发行版之一。
对自家硬件(鲲鹏、海思等)生态优化出色。
适用场景:接触信创生态的首选。
技术探索和特殊场景
Alpine Linux 是一个极致轻量的发行版,剥离一切非必要组件,仅保留最小运行时环境。
采用 musl 而不是主流的 glibc ,使系统更轻量化,但可能带来兼容性问题。
适用场景:容器基础镜像或嵌入式场景。
最后
CentOS 7 的停更并非一个时代的终结,而是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新时代的开启。在传统的 x86_64 架构之外,aarch64、loongarch 甚至是 RISC-V 等架构也在崛起,替代系统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操作系统和软件生态本身,还要考虑硬件架构的变化趋势。
总而言之,未来可期。
(本站现在就跑在一个安装了**安同(AOSC OS)**的龙芯3A6000并非服务器上)